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中华慈善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亦是最人道、最坚韧、最持久的部分,早已嵌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成为支撑文化自信、激发文化活力的支柱与源头之一。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慈善事业不仅是一种救人于贫困危难的仁义之举,更是一种贯穿于民族人心的仁德文化,虽有跌宕起伏却从未息止。
时代发展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植根的一片沃土。而作为其中亮丽温馨的一枝,中国慈善事业也正在积蓄着自身日益强大的生长力与召唤力,引得无数慈善文化理论研究者与务实工作者为之耕耘播种、培土育苗,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开花结果。
慈善文化的形成,需要国家从社会治理顶层设计的高度把握方向,需要法律和制度体系的切实保障和支撑。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我国在慈善领域已经形成了以《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慈善法》为基础的“三大条例一大法律”的制度体系。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及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把“第三次分配”作为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慈善公益事业的法律基础,确立了慈善公益事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回望来路
寻找薪火相传的慈善根脉
任何一种文化、一种事业而言,来路往往决定着它的走向。对中华慈善文化发展脉络的梳理,从来离不开对历史的解剖与重读。深入探寻慈善文化的由来,正是对慈善文化的现实性与未来性进行分析判定的基础。唯有从对丰富历史资源的探究与考证中才能找出普适性规律,指导慈善事业的未来之路。
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院长周秋光在5月9日于《慈善公益报》发表《中国慈善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指出:“中国慈善之事可以追溯至古时荒政,亦散见于历代官宦奏章、文人载录和志书典籍。不过,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慈善史研究当是近代学科体系形成与细化的产物,亦与灾祸频仍而亟待救助的近代中国民生困境紧密相连,从而渐为学界同仁所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和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之一。“慈善”无论是作为概念、理念以及实践,都贯穿了中国文化的始终。河北师范大学王文涛教授在其所著《“慈善”词源考》中指出,“慈善”合成使用的最早记录出于约3世纪翻译的《大方便佛报恩经》。但慈善思想则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仁”“义”以及衍生出来的“仁爱”“布施”“义行”“行义”等都是与“慈善”意义相近的合成词。说明在语源学意义上,“慈善”一词在其产生时期即包括了物质救助与劝人为善的功能。
把握脉搏
心系慈善事业的现实呼唤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党和国家对于慈善事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为慈善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也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期。随着建立健全三次分配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被提上国家日程,慈善事业也需要更加站位靠前,再上台阶,成为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助力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角色,同时在自身建设与发展上产生深刻改变。
一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发展新时代慈善事业,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良好社会声望、较强专业能力、完善治理结构的现代慈善组织,发挥社会组织的骨干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做大做强慈善服务。要完善和落实激励政策措施,补短板强弱项,积极开展扶老助残、恤幼济困、助学助医等公益帮扶活动,共同兜住筑牢民生底线。
三是要加强慈善监督和管理。保证慈善活动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四是加大慈善事业投入力度。加强慈善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公众对慈善的认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慈善、积极参与慈善。
选择未来
坚定走中国特色慈善之路
纵观历史,考量现实,展望未来,“向上向善的文化”及“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正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基因、人文根脉与精神魂魄。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挥社会组织的职能作用为慈善文化的世代相承和构建现代化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