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省政府主办的浙江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杭州市召开。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捷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实施新时代“中医药攀登工程”,统筹推进中医药服务、产业、科技、人才、文化、治理、数智现代化,进一步深化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医药现代化先行省,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
刘捷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医院内涵式发展,加强中西医协同,促进优势互补;加快培育壮大中医药产业,种好浙产道地药材,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新兴业态,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加快中医药创新发展,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推进“人工智能﹢中医药”发展,加强中医药科技人才梯队建设,不拘一格培养兼具过硬中医本领和现代科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加快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中医药现代化理论体系,做大做强中医药特色品牌,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浙派中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加快提升中医药治理能力,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抓紧制定完善中医药标准规范,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营造良好氛围,加快凝聚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据了解,2005年,浙江省作出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的重要部署。20年来,该省坚持四个“围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医院、乡乡有中医馆、村村有中医药服务”,成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之一。
围绕“建高峰”,不断提升中医药核心竞争力。该省实施名院、名科、名医“三名”工程,打造“院有品牌效应、科有特色优势、医有精湛技艺”的高质量发展格局;累计培养院士1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16名,省级名中医424名。
围绕“强县域”,全面增强县级中医院服务能力。“十四五”以来,该省47家县级中医院实施新建(改扩建)工程,总投入205.2亿元,92%的县级中医院达到二甲以上水平。
围绕“稳基层”,持续夯实中医药乡村服务网底。该省全省域推进“基层中医化、中医特色化”,建成标准化中医馆1388家、“旗舰”中医馆62家。
围绕“优服务”,以数字化改革赋能中医药提质增效。该省率先开展“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建立标准化门诊电子病历和处方;创新推出“能中会西”的数字医生智能体“安诊儿”,接入医疗机构1000余家,服务人次超8000万。